计提当月工资会计分录

计提当月工资的会计分录是企业在财务处理中常见的一个环节。这一过程主要涉及确认员工在某一期间内应得的薪酬,并将其记录为企业的负债。以下是计提当月工资的基本会计分录及其解释。

1.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当月工资计提时,首先需要确认应付给职工的薪酬总额。这通常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费等各项薪酬。假设某企业本月应付职工薪酬共计100,000元(不含税),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根据职工所在部门或岗位分类)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这条分录表示企业因提供服务而确认了对职工的负债,即职工薪酬的增加。这里“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根据职工的工作性质和所在部门进行归类。

2. 计提个人所得税

计提工资的同时,还需考虑个人所得税的预扣预缴。如果预扣的个人所得税为10,00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这条分录表明,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预扣了职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这部分金额将作为企业代收的税费上缴至税务机关。

3. 计提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除了工资和个税外,企业还需计提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和住房公积金。假设这两项合计为15,00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会保险费

贷: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这条分录说明企业为职工计提了需为其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些款项将在后续实际缴纳时从“其他应付款”科目转出。

通过上述三步会计分录,企业完成了当月工资的计提工作。这些操作确保了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反映了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