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全词情景交融,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

上阕开篇即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天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寥廓的天空与浩渺的江水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开阔而又苍凉的意境。接着,“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将远处的山峦比作美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但这些美景却充满了哀愁,仿佛也在为国家的命运叹息。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则进一步点明词人的身份——一个漂泊在外、无处安身的游子,他孤独地站在高楼之上,听着南飞的大雁鸣叫,心中满是惆怅。

下阕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直接表达了词人的内心世界。他手抚宝剑,渴望杀敌报国,然而却无人理解他的志向,只能徒劳地拍打栏杆,发出无声的呐喊。最后,“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则更显悲怆,即便有佳人相伴,也难以慰藉他那颗忧国忧民的心。整首词以景起兴,层层递进,最终归结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既体现了辛弃疾豪放派词风的特点,又深刻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