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种下了一片稻田。他每天都到田间查看稻苗的长势,可是几天过去,稻苗似乎长得非常缓慢,这让他十分焦急。他心想:“如果让它们自然生长,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收获啊!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快点长大。”
于是,农夫灵机一动,决定采取行动。第二天清晨,他来到田里,用双手将每一株稻苗拔高了一些。他一边拔一边得意地自言自语:“这样岂不是更好?它们现在都高出许多,肯定能更快成熟。”折腾了半天,他终于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工作。
然而,当太阳升起后,农夫发现所有的稻苗都因为根部被拔断而枯萎了。他的努力不仅没有帮助稻苗成长,反而导致它们全部死亡。农夫看着眼前的一片荒凉,懊悔不已,叹息道:“我真是太愚蠢了!只想着急于求成,却不知违背了自然规律,最终害了这些稻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和效率,不考虑实际情况,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正如《道德经》所言:“天下之大,万物之理,皆有常也。”只有顺应天时地利,耐心等待,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从此以后,“揠苗助长”便成为了一个警示后人的成语,提醒人们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切勿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