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一词来源于《荀子·劝学》中的一句名言:“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里的“跬步”指的是半步,用来比喻极小的积累。然而,关于“跬”字的读音,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应读作“kuǐ”,另一种则主张读作“guī”。
从历史和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跬”字的本音为“kuǐ”。在古代汉语中,“跬”是“跬步”的专用字,其发音与意义紧密相连。《说文解字》中明确记载了“跬”的读音为“kuǐ”,并解释其意为“一举足也”。因此,在古籍文献中,“跬步”通常被理解为半步,强调的是微小的积累。
然而,在现代普通话体系下,“跬”字的读音逐渐演变为“guī”。这一变化可能与方言的影响或误读有关。尽管如此,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的规定,“跬”仍应读作“kuǐ”。因此,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建议遵循传统读音,以保持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值得注意的是,“跬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词汇,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提醒我们,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正如荀子所言,没有日复一日的小进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遥的大成就。
综上所述,“跬步”的正确读音是“kuǐ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部分人习惯将其读作“guī步”。无论如何,理解其背后的含义才是最重要的。让我们铭记“跬步”的智慧,从小处着手,不断积累,最终迈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