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原文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经典词作,它以壮阔的景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青年毛泽东的豪情与理想。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深秋时节游览橘子洲时所见的秋景,并由此引发了对人生、社会以及革命理想的思考。

上阕开篇“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点明了时间、地点及环境氛围,展现出一种孤独而高远的意境。接着,“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几句,用浓墨重彩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秋日画卷。这里的山川河流并非萧瑟荒凉,而是充满活力与力量,象征着自然界旺盛的生命力。随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进一步深化主题,强调万物都在各自的天地间尽情展现其本性,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

下阕则由眼前之景转向内心世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主宰世间兴衰成败力量的追寻。面对如此广阔的天地,他不禁思索:究竟谁能肩负起改造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重任?接下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回忆起年轻时代与志同道合者共同奋斗的日子,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令人心潮澎湃。最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更是将这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推向高潮,激励人们珍惜青春年华,在追求真理与理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历史记忆的回顾,不仅体现了毛泽东卓越的艺术才华,更传递出他对民族前途和社会变革的深切关怀。它既是一幅生动鲜活的画面,也是一部激荡人心的宣言,至今仍鼓舞着无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