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全诗

《春夜喜雨》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被誉为描绘春雨的千古名篇。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春雨滋润万物、带来生机的喜悦之情。

诗的开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直接点明了春雨的可贵之处。春天本就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这场及时的春雨仿佛懂得自然的规律,在最需要的时候降临人间。一个“知”字赋予了春雨以灵性,将大自然拟人化,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与和谐之美。

接下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一步刻画了春雨的特点。它不像夏日暴雨那般猛烈张扬,而是悄然无声地融入夜晚之中,悄悄滋润着大地上的每一寸土地。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也让人联想到那些不显山露水却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们。

颔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从视觉角度描写了雨中景色:田野间的小路被浓密的乌云遮盖得漆黑一片,唯有江面上渔船上的灯火显得格外明亮。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雨夜的幽静深邃,还暗示了在黑暗中依然存有希望之光。

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则展望了雨后的美好景象。清晨时分,经过一夜春雨洗礼的城市将会呈现出怎样的繁华与生机?花朵沾满雨水显得更加娇艳欲滴,整个城市仿佛披上了一件华丽的新衣。“花重”二字形象地写出了雨后花瓣饱满的状态,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清新与活力。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赞美了春雨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春雨图,更是一曲关于生命与希望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