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曲中闻折柳下一句

“此夜曲中闻折柳”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这句诗描绘了在静谧的夜晚,诗人听到笛声中传来的《折杨柳》曲调,不禁触动心中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短短四句,却将诗人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开篇两句描绘了在一个春风拂面的夜晚,不知从哪家传来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飘荡在整个洛阳城中。这里的“暗飞声”暗示着笛声的隐约与神秘,仿佛是无意间闯入人们耳中的天籁之音。

接着,“此夜曲中闻折柳”点明了听到的具体曲调——《折杨柳》。在中国古代,《折杨柳》是一首象征离别愁绪的乐曲,常常用来表达游子思乡或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在这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春夜,这样的旋律格外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

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无论身处何地,当听到这熟悉的曲调时,都会勾起人们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对于漂泊在外的李白而言,这种情感无疑更加浓烈。他或许正独自一人客居异地,听着远方传来的笛声,脑海中浮现出故乡的一草一木、亲人温暖的笑容,以及那些再也回不去的旧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音乐氛围的细腻刻画,成功塑造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它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经历中类似情境的深刻思考。无论是漂泊异乡还是久别重逢,《春夜洛城闻笛》都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让人久久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