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寒而栗描写的是什么

“不寒而栗”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原文是:“天雨雪,且寒,故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行过易水,临河而立,望之者皆为寒心,不寒而栗。”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寒冷的天气里,人们因为恐惧而感到寒冷。后来,“不寒而栗”被用来形容人因恐惧、害怕或震惊而产生的强烈反应,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中也会感到毛骨悚然。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极端恐怖或令人震惊的情境时的心理状态。例如,在讲述恐怖故事时,当情节达到高潮,听众往往会因为紧张和害怕而产生“不寒而栗”的感觉;或者在描述一个人得知亲人遭遇不幸的消息后,即便身处温暖的房间,仍然会因为巨大的悲痛和震惊而感到浑身发冷。

“不寒而栗”这一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有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被用来形象地表达强烈的情绪反应。它强调了情感对生理感受的影响,体现了人类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