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好段摘抄赏析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它通过描写科举制度下士人阶层的生活与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以下是书中一段经典描述及其赏析:

好段摘抄:

“范进中举后,邻居们纷纷前来道贺,有的送米,有的送油,还有的送来鸡蛋和鸡。胡屠户也来了,他把女儿嫁给了范进,却一直瞧不起这个女婿。如今见范进中了举人,态度立刻大变,夸赞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甚至主动提出要将家中最好的酒拿出来庆祝。”

赏析:

这一段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因功名而改变命运的现象。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尤为鲜明:之前穷困潦倒时,连温饱都成问题;而一旦高中举人,便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尤其胡屠户的态度转变最能体现世态炎凉。“才高八斗”这样的溢美之词,在范进未中举时绝不可能出自他的口中。作者用幽默夸张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同时也反映了科举制度对人性扭曲的影响。

此外,这段文字还隐含着对科举制度本身的批判。范进为追求功名耗费了毕生精力,最终虽得以跻身仕途,但这种成功建立在牺牲个人尊严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实则是一种悲哀。通过这些细腻入微的刻画,《儒林外史》不仅揭露了现实的荒诞,更引发读者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